中央環境保護督查組昨天(25日)發布消息稱,上周三(20日)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在廣西梧州市現場督察發現,九個排污口仍未徹底整改到位,但已赫然公示完成整改,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風險十分突出。
據中新社報道,在梧州市富民水廠水源地一級保護區,現場檢查發現仍有大量生活污水直排;一個排污口排除的廢水中有大量白色泡沫,排水溝渠已被嚴重腐蝕。
經現場采樣監測,化學需氧量濃度達每升120毫克,pH值為2.82,屬強酸性廢水,排量近每天1000噸。
督察發現,一座位于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、距江岸僅約10米的倉庫內,有四個大儲罐,貯存能力超過100噸,已非法存有約30噸鹽酸,沒有建設任何環境應急措施。倉庫直通江岸的溝渠已被腐蝕成黃色,并散發出強烈刺激性氣味。
據了解,早在2008年,梧州市政府就曾經研究富民水廠、北山水廠遷建及取水點上移工程,2012年正式印發工作方案,計劃2015年12月建成。從提上議程至今已有10年,但該項工作無任何實質性進展。
2016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明確指出梧州市飲用水水源安全問題,但市委市政府仍然心存僥幸,回避問題。在九個排污口沒有整改到位的情況下,就公示申請銷號,工作敷衍不實。
督查組認為,中共梧州市黨委、政府及有關部門,在直接關系民眾切身利益的飲用水安全問題上,長期不重視、不作為;在推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上,就事論事,不嚴不實,敷衍塞責。
督察組還將開展進一步調查,督促地方加快整改。對可能存在的不作為、不擔當,甚至失職失責的問題,將按有關程序辦理。